茶の湯たび
“Chanoyu” trip.
お知らせ News
1.日本古代的信仰(太陽與月亮、晨與夜)
在四面環海、國土75%為山地的日本,自然並不是一種威脅生命的存在,而是生活中帶來恩惠的極其親近的存在。人們在山川、瀑布以及巨石等自然景觀中認同神的存在,並開始崇拜和祭祀這些自然元素。此外,照耀自然的太陽被特別崇拜,視為萬物的恩惠之源。
皇室的祖先神是太陽神天照大神。另一方面,照亮夜晚黑暗的月亮也被視為僅次於太陽的特殊存在。
作為春日大社的神體山的御蓋山(三笠山)位於奈良市的東邊,不僅從任何方向皆可望見,更因為可以看到日月從山頂升起,自8世紀以來就被特別視為神聖之地。作為遣唐使前往長安(現今中國陜西省西安)並客死他鄉的阿倍仲麻呂,因思鄉之情難以自已,他仰望天空,寫下了那首廣為人知的詩,詩中提到,在他家鄉的三笠山上,高掛著相同的一輪明月。
2.佛教傳來、神佛習合與奈良
起源於自然崇拜的神道,是一種自然產生的信仰,因此並沒有明確的教義。
另一方面,自6世紀中葉起,由於飄洋過海的移民,帶來了在中國和朝鮮半島成為主流的佛教,最終在公元538年從百濟正式傳入日本,並在各地建立了寺院。隨著篤信佛教的聖德太子的出現,佛教被賦予了保護國家的角色。到了8世紀左右,古老的神祇信仰通過引用佛教教義作為理論,逐漸提高了其存在感。
在這個過程中,「本地垂跡說」開始流傳。認為日本的神祇實際上是外來的佛陀轉化為適合日本的形態,然後再下凡。
就像春日大社與興福寺、東大寺與手向山八幡宮、三輪山與大御輪寺等,代表性的神社與寺廟相互附屬,匯聚為一體的信仰體系。
3.正倉院寶物與工匠的修覆技術傳承
公元752年,聖武天皇懷著鎮護國家的願望,動用國家的全部力量建立了盧舍那佛像(奈良的大佛)。在開眼供養儀式上,天皇將從絲綢之路傳來的各種珍貴寶物獻給了大佛。此外,天皇去世後,其妻光明皇后為了祈求天皇的冥福,將天皇生前所愛的物品獻給了大佛。這些當時技術和奢華盡顯的頂級工藝品被存放在正倉院。那些寶物在歷代天皇的封印下,經過1300年的嚴格保護,時常由代表各個時代的工匠進行適時的修復並傳承下來。在這個過程中,工匠們也親眼目睹了古老的高超技藝,並將其吸收為自己的技藝。正是因為如此,像撥鏤細工這樣的曾在唐代盛行而後失傳的技藝,至今仍在奈良得以傳承。
4.能樂與茶道的起源
能樂和茶道都是與室町時代有密切相關的藝術表演。能樂的起源尚不明確,但一般認為它源於7世紀從大陸傳入的伎樂和奈良時代從唐朝引入的散樂。
散樂與日本本土的藝術形式融合,形成了猿樂(申樂),並在民間廣泛傳播,主要在寺廟中進行奉納表演。在中世紀,興福寺和春日社等重要寺廟開始擁有專屬的猿樂團體,被稱為大和猿樂四座。其中一個「結崎座」的成員是被後世稱為能樂始祖的觀阿彌和世阿彌父子,他們深受足利義滿的喜愛。其他的座則成為了如今能樂代表性流派,金剛流、寶生流和金春流的起源。
茶道的起源同樣可以追溯到8世紀,當時唐朝的飲茶習俗傳入平城京。到了13世紀左右,茶道與禪宗和唐朝的茶具一起被傳入,立即擄獲了武士階級和知識分子的心。
室町時代,足利將軍家族,喜歡在有擺放唐朝茶具的茶道館中舉辦茶會。而與此同時,在普羅大眾中也流行在寺廟門前以一文錢享用一杯抹茶的習俗。
這些習俗後來被奈良的凈土僧侶和隱士珠光整合,創立「侘茶」形式的茶道,形成了獨特的美學。在這種茶道中,主人依據自己的審美觀,使用少量簡約而富有觀賞性的茶具,在客人面前奉茶。而將這一流派發揚光大的則是出生於奈良附近堺市的千利休。
5.大乘院門跡簡介
大乘院建於1087年,是奈良最有影響力的佛教寺院興福寺的別當(住持)所居住的特別塔頭(山內寺院)。
它與同寺塔頭一乘院一起,作為皇族、攝關家和將軍家的子嗣代代擔任院主的門跡寺院而繁榮興盛,可謂是奈良宗教和政治的核心存在。
在15世紀中葉,當時的院主尋尊為了復興因德政暴動而遭受破壞的寺院,進行了御殿的重建並建造了庭園。相傳尋尊在重建的過程中,為了確保大面積的土地,選擇了現在的地點,位於與興福寺的中金堂和五重塔等主要區域稍遠的地方。
後來由於明治時期,廢佛毀釋的政策造成混亂,大乘院最終被廢棄。
現在由奈良酒店管理土地,只有庭園得到修復,作為舊大乘院庭園被認定為國家名勝。
6.大乘院庭園
大乘院庭園的西側是御殿,東側有池塘,池塘中有島嶼。採用了平安時代流行的貴族宅邸庭園樣式,屬於池泉回遊式庭園。這與歷代門跡出自皇族和攝關家族的由來有著深厚的淵源。
當時,邀請了曾侍奉足利義政的「同朋眾」,也就是當時手屈一指的造園家善阿彌父子來進行設計與建造,因其精湛的工藝而被譽為南都第一名園。竣工後,聚集了日本代表性的貴族,並舉辦了能樂,相關記錄載於尋尊所寫的《大乘院寺社雜事記》中。
庭園內還設有江戶中期、千利休弟子武將茶人古田織部所喜愛的茶室「含翠亭(八窗庵,現存於奈良國立博物館內)」,茶道活動頻繁舉行。該茶室與同樣位於興福寺塔頭慈眼院的六窗庵(現存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內)、東大寺四聖坊的隱岐錄(遷至東京後在戰災中消失)一起,被稱為大和的三大茶室。
此外,還可以一窺被稱為珠光的第一弟子的古市播磨守澄胤,同時也是大乘院的眾徒(家臣),是如何以大乘院為中心開創奈良的室町文化沙龍。
7.在奈良住宿
清晨,當太陽尚未升起之前,置身於興福寺伽藍,慢慢地,東方山邊的光線開始透出,逐漸擴散,朝陽從三笠山周圍冉冉升起。那光線逐漸染紅了境內重建的中金堂的朱紅樑柱,營造出莊嚴的景象。
當意識到這幅景象,似乎與1300年前聖武天皇和光明皇后等,天平時代的人們所看到的幾乎一模一樣時,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靜謐的感動。
隨後,穿過人跡罕至的寺院,參拜春日大社,接著沿著若草山的山腳進入東大寺的境內,經過三月堂,前往二月堂,從舞台上俯瞰奈良的街道時,太陽已經高高升起。
能夠在清晨這個人少的時刻,悠閒地遊覽這些地方,正是因為在奈良住宿,才能與奈良的歷史融為一體,這是一種只有在這裡住宿才能獲得的獨特體驗。